新闻详情

截止2025年6月底国内ABS有效产能已过千万吨

2025/7/7 9:41:11 浏览量:11

截止到2025年6月底,国内ABS有效产能已过千万吨,然需求增速不及预期,ABS全面步入产能过剩阶段。

ABS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,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研发成功,至今已有50余年,伴随着ABS生产工艺等各方面逐步成熟,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ABS生产及消费基地,截止到2025年6月底,国内ABS有效产能已过千万吨。

20世纪中期,国内生产聚苯乙烯后,开始研制苯乙烯系列的共聚物,并投入小批量生产。20世纪60年代,各类电子产品生产急需新型材料替代木材和金属等老旧材料。塑料是最理想的替代材料,但当时聚苯乙烯抗冲击力很差,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ABS提上日程。1970年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开发成功乳液接枝法(乳液聚合接枝法),并于1975年正式投入生产,实现工业化生产,形成了较完整的千吨级工艺包技术;1978年高桥石化公司化工厂开发乳液接枝-乳液AS掺混工艺,建成1000吨/年的生产装置。然两套装置生产技术落后且不完善,产品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。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,全国ABS树脂产量始终在3000吨/年左右,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。

20世纪80年代,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橡胶厂、高桥石化公司化工厂、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合成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,产能规模均为1万吨/年。1993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引进建成一套生产规模为5万吨/年的ABS树脂生产装置,这些引进装置的陆续建成投产,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ABS树脂的发展。截止到1995年,我国ABS年产能在5万吨左右。

20世纪90年代后期,国内外公司纷纷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法在我国建立ABS树脂生产企业,至此中国ABS行业开启快速发展阶段。宁波LG甬兴、镇江奇美、镇江国亨、江苏常州塑料集团、宁波台化等装置先后投放。截止到2005年,我国ABS生产厂家有9家,总生产能力达到128万吨/年。

2006年至2020年,随着国内ABS自主研发工艺成熟,以及部分外资企业持续扩能,国内ABS产能逐步达到428万吨。然相较于快速发展的电子电器行业,国内ABS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,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。

满足市场需求,追求行业红利,自2021年起,伴随漳州奇美投产,2022年辽宁金发、山东利华益投产,ABS产能极速扩张阶段由此拉开帷幕。尤其是自2023年起,浙江石化、吉化(揭阳)、中石化英力士苯领等装置逐步投放,ABS供应过剩态势逐步凸显。转至2025年,浙江石化二期装置全部投放、裕龙石化及大庆石化等新建装置实现量产,ABS在2025年上半年有效产能达到1008万吨,成为千万吨级别的塑料产品,然需求增速不及预期,ABS全面步入产能过剩阶段。来自金联创

关键词:ABS

关注胶友通微信公众号,获取实时产品报价信息

点击关注公众号

相关阅读